技术分享
故宫屋脊上的神兽?故宫房檐上的脊兽 中国内最大的一对鸱尾,安置在紫禁城太
最能直接证明脊饰起源于晋的,是《隋书》中记载“自晋以前,未有鸱尾”。脊饰的出现也源于图腾学说,如夏民族和殷民族的龙凤图腾、南蛮族和少昊族的鸟图腾,故不同族的脊饰也有其不同之处。图腾又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当时便有印有鸟纹的凤凰雏形。于古人而言,图腾是祖先崇拜的产物,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不是普通的人,而是某一种动物。故图腾对于他们来说,不仅仅只是一个图案,更是一种信仰,一种美好的寓意。
脊饰生于封建社会,它最突出的意义还是分别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性。它最早用于皇家建筑,然后用于宗教建筑,之后用于官员贵族,最后才用于普通百姓。
就连官员与官员之间也大有不同,而且脊饰样式也存在阶级观念。最明显的便是只有真龙天子,才能用真龙脊饰,这便暗中拔高了皇帝的凝聚力。
单单这一细节,便让人有巨大的差距感。脊饰这样显而易见的小装饰,无时无刻提醒着你与他人阶级上的差距,寒门有节气的人,怎会让自己的门庭居于他人之下?
故他们便做起“暮登天子堂”的美梦,这便无形之中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除了阶级意义,脊饰还有美学价值和传承价值,不可否认,这是我们文化大国的骄傲。就单单从走兽样式来说,蹲的,站的,各式各样的都有。有的稳重,有的灵巧,有的雍容大气,有的张牙舞爪,一个个被人力雕刻的栩栩如生,它们是存活千年文明的见证。
走兽排列也颇为有趣,除仙人骑鸡外,其它皆为蹲坐样式。这样的动静结合,将其美学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且仙人骑鸡作为领头人物,也表达了对神仙的尊崇,这便为封建社会的百姓,提供了精神支柱。
屋脊上的六个鸱尾装饰是起源自汉武帝时期,且具备箝制火的功用,但具体故事究竟如何呢?不妨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古籍中是如何说的吧!
螭吻,又叫鸱尾、鸱吻,嘲风
根据《唐会要》、唐代苏鄂《苏氏演义卷下》、宋代高胜《事物纪原》、宋代吴处厚《青箱杂记第八卷》、宋代王得臣《文昌杂录第二卷》等古籍记载,汉代出现了一把火,霎时烧坏了汉武帝心爱的柏梁台,当时的越巫就献策用鸱鱼来制火。海中有一种虬鱼(虬音同求),是传说中的无角龙,尾似鸱(音同吃),鸱尾甩动起来会喷浪、降雨,可以制火。另有一说是指鸱尾为“蚩尾”,是水之精,能辟火灾。
于是,后来汉武帝在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)兴筑建章宫时,就将鸱鱼(鸱尾)的像装设在屋脊上,以吓走火灾,只是当时还没有“鸱尾”的叫法。鸱尾具有喷水、镇火、保平安的象征义涵广泛传开,后代就将鸱尾放置在建筑物的屋脊上。
晋朝就有了“鸱尾”的叫法和记载,王韶之《晋安帝纪》:“义熙五年六月,雷震太庙鸱尾”。 唐朝建筑的庑殿顶正脊两端都有装饰鸱尾,成了一种明显的特色。《旧唐书卷二十二志第二礼仪二》有载:“准太庙安鸱尾”。
古人传说,宫殿、庙宇等屋脊上装饰“龙吻兽”可避火灾,驱魑魅。起初并不是龙型的,是由简单的翘突逐渐形成动物形的脊饰,有鸟形的,的是鱼龙形的,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,《三礼图》中的周王城图屋脊两端就有这类装饰物。鸟形演变为鸱尾(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),至中唐或晚唐出现张口吞脊的鸱吻。宋代以后龙形的吻兽增多,清时已很普遍,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,龙首怒目张口吞住正脊,脊上插着一柄宝剑,艺术形象完美,称为“正吻”、“龙吻”、“大吻”。正脊以外的垂脊,戗脊上则常用兽头,这些兽头顺着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,故名望兽。吻兽的使用也逐渐形成较严格的定制和比较严密的格局。
龙避邪
“龙避邪”,平民百姓住宅饰以素瓦或陶质者为多,一般用大型的龙吻兽;庙宇、官宅、宫廷则以金黄琉璃瓦者为多,而且造型个大苍劲、华丽美观。我国目前最大的“大吻”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。它由13块琉璃件构成,总高3.4米,重4.3吨,是我国明清时代的宫殿龙饰物“正吻”的典型作品。
“龙避邪”千年演变,各历史朝代在使用上并无定则,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。至清代"避邪物"始成定制。规定:翼角处“骑凤仙人”之后的“走兽”皆用单数,数量最多可达11个。如最高等级的殿宇,故宫太和殿的垂脊兽的数目就是11个。而地方建筑物上的“避邪物”则自有习惯,而且南北地域各有差别,多不遵守官制,走兽造型亦生动活泼、曲线优美、气质精秀、朴拙浑厚、神态各异其趣。
鸱吻
从“龙避邪”的普及,可知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和风土人情,及人们祈盼安宁、幸福,企盼在同天灾火患斗争中得到“仙人走兽”之帮助,以“驱鬼魅”、“镇宅”、“避煞”、“破邪”。如装龙饰物可避火灾、调风雨,因为龙能兴风作雨;龙还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。凤饰物则象征着吉祥如意,也含富贵和权力之意。狮子则是兽中之王,有震百兽、示威武之象征。獬豸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,是“正大光明”和“清正公平”之象征。总之,无论是“龙避邪”,还是“仙人走兽”,都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,它既是一种建筑装饰,又是一种民族文化;装饰显示着建筑物的豪华和宅府的等级。
时至今日,人们仍可见到“龙文化”在新建的仿古建筑上展示,如今的龙文化(装饰)不仅仅是为了“避邪”;而且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(在海内外,凡饰有"龙避邪"的,一定是华人宅府),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
故宫西北角楼?故宫东北角楼
前不久小编看到一位读者留言,这位读者可能过去北京故宫游玩过,他的问题是:北京故宫为何西北角缺了一块?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。众所周知,古代建造房屋最时讲究对称之美,这里面最让人熟知的就是北京四合院。那么比四合院等级要高很多倍的紫禁城为何在西北角缺了一块呢?
网络配图
说这个问题之前,小编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故宫(紫禁城)。紫禁城是中国现在规模最大皇宫,黄色的琉璃瓦,红色的围墙。紫禁城在修建的过程中,严格按照了《周礼·考工记》中“前朝后寝,左祖右社”的帝都的修建原则建造。当初修建时来自全国的工匠有十万人,民夫多达100万人。
紫禁城里的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,三大殿、后三宫、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。并向两旁展开,南北取直,左右对称。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,而且南达永定门,北到鼓楼、钟楼,贯穿了整个城市,气魄宏伟,规划严整,极为壮观。如此壮观的宫殿群,为何就西北角少了一块呢?目前关于北京故宫西北角少了一块有两种说法:
网络配图
原因一、工匠的失误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这样解释,“当初城墙是按之前矩形设计的,工匠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,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。但由于自然原因,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。为避免杀身之祸,工匠们只好去掉一角。”
原因二、这里无法修建城墙。为什么无法修建?原来工匠是把这里修建成直角的,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屡建屡塌,很邪门(也有人说这里是一个地震带)。在这前后长达一百多年间,这里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。最后实在没有办法,工匠们只能将西北角直角改为斜角,结果导致了西北角少了一块。
网络配图
除了这两种说法之外,在我国古代有一个传说:认为西北方向就是一个缺口。这是因为传说在大地八个方向上都有一座大山来支撑着天空,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。据说不周的意思就是不交的意思,于是紫禁城的西北角就缺了一块。
不过小编认为这肯定有原因的,北京故宫内城西北角缺一块,外城东南角缺一块。这正好对应“共工撞不周山,天缺西北,地陷东南。。